聪明孩子不爱学习,让父母头疼,家庭教育指导师分享3点,让娃拥抱学习

小区里的悠悠是大家公认的聪明娃。但自从悠悠上学后,悠悠妈经常愁眉苦脸。

周末我们几个谈得来的妈妈聚在一起,讨论孩子,悠悠妈苦恼地说:“都说悠悠聪明,我还在窃喜。可上学了才发现,聪明的脑瓜不想学习,也是白费。”

聪明的孩子不努力、不一定会有好成绩,毕竟好成绩是努力的结果,而聪明只能说孩子的潜力大。

一位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的朋友听后,跟悠悠妈聊起来。

原来,悠悠妈认为,上学后除了完成课内练习,回家也要适当做练习巩固基础、恰当地拔高。但悠悠每天完成课内练习,多一个字也不想写。

为此,悠悠妈不知道说了多少遍,讲了多少道理,甚至试过奖励和惩罚,可悠悠始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。

这位朋友继续帮悠悠妈分析,孩子很聪明,学东西很快,但学习主动性还没有体现出来。

展开剩余77%

背后的原因可能有2:

没兴趣 不爱学

所以,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解决:如何激发出孩子主动学习、爱上学习的内驱力!

(1)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

因此,咱要是想让孩子主动学习,得先让孩子爱上学习。

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,也可以通过外部激励的方法,间接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。

具体怎么做呢?

比如想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,但孩子不爱做计算题。每天一篇的口算题,他能磨蹭1小时。

想一下,孩子爱玩什么、喜欢做什么?

“悠悠喜欢打扑克!”

借用扑克玩数学游戏的玩法至少有两种是常见的。

一种是21点,主要是利用加减法进行计算,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心算能力,还能间接锻炼数字的敏感度。

一种是24点,主要是利用加减乘除进行四则运算,挑战孩子的逻辑思维与快速计算能力。

换个方法玩数学,计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,孩子还乐在其中。

(2)不做拖后腿的爸妈

“妈妈,我们班同学……”

“别和他玩,他成绩不好。”

悠悠还没说完,就被妈妈打断了话。

其实孩子可能就想和妈妈闲聊,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,说说心里话。

但妈妈评判式的反应,给孩子埋下一颗“我不好”“我不配”的种子。

咱可别做拖后腿的父母,多鼓励、积极认可,才能让孩子有向前奔跑的动力。

那具体的做法呢?

听孩子把话说完,然后尝试追问:

“你和同学玩得什么呀?”

“能具体说说游戏内容吗?”

“游戏规则是什么?”

“这个规则可以改变吗?”

当家长保持感兴趣的模样,孩子才会愿意继续分享,亲子对话的通道才能始终畅通。

(3)让孩子着眼现在、放眼未来

未来是一个人前行的方向和目标。而着眼现在可以让他有更大的概率实现目标。

悠悠妈叹气,悠悠的目标太模糊了,总说“以后要当科学家”,可怎么成为科学家,他一点都不想。

其实,家长借机引导孩子将大目标分解为每天要做的小步骤,让孩子着眼于当下!比如

每天读一个科学小故事。(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) 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。(用真实的人和事激励孩子) 定期复盘,比如每周、每月。(看自己学到了什么,思考下一步怎么做)

只有孩子尝试了自己的想法,才能发现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,也才能在行动中校准前行的方向。

后来当我们再次看到悠悠妈时,她笑得阳光又自信。她发现以前自己认为的成长问题,原来都是成长的契机。当她主动改变一点点,孩子回馈她的是满满的信任。再说起悠悠学习时,她说那都是过去式了,现在我们更关心他学会了什么、感受到了什么。而悠悠的学习兴趣反而更浓厚了,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。如果您正在为孩子的学习烦恼,不妨试试这3点。

发布于:黑龙江省

下一篇:没有了